网站首页 / 科研动态

VIP+N的综合技术模式,降低稻米中的镉

阅读次数:1174 作者: 高蓝 发布时间:2018-08-13
[字体:  ]

VIP+N的综合技术模式,降低稻米中的镉

多年来我国作为“世界工厂”,金属冶炼地区广泛、数量庞大,煤为主要能源,加之污染防控的法律和措施执行不力,导致镉在整个土壤污染的超标率变得突出。估算我国年排放到大气中的镉高达2186吨,每年进入农田的镉高达约1417吨,其中,每年通过各种途径带走的镉为178吨,而剩余的87%都滞留在农田土壤中。

湖南多位高校和企业界环保专家指出,镉、汞、砷三类重金属污染在长江以南地带包括湖南较为严重。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陈能场认为,我国土壤镉含量从1990年算术平均值0.097mg/kg,上升到2014年的0.3mg/kg,这表明有大量的污染物镉进入土壤。

农田中超标的镉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慢性中毒;而镉的吸收,会使骨骼的代谢受阻,造成骨质疏松、萎缩、变形等一系列症状,进而导致骨软化症,周身疼痛,称为“痛痛病”;损伤Y染色体导致女婴出生更多。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黄道友及其团队于7月上旬在云南的一个学术交流会议上讲解如何利用“VIP+N技术模式”,实现在重金属超标农田里安全生产大米的愿景。所谓VIP+N技术就是: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省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管理站等单位,联合研究了污染稻田镉形态变化的特点,构建了“低镉品种(Variety)+全生育期淹水灌溉(Irrigation)+施加生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pH)+辅助措施(N)”的稻米镉污染控制技术体系。据悉该技术从2014年开始正式实施,多年实践效果表明:使用该技术可以使得米镉含量平均降低60%以上,尤其在酸性轻度镉污染稻田上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稻米达标率到90%以上。

有专家指出,国家标准中稻米含镉小于0.2mg/kg,其要求远高于欧盟标准0.4mg/kg,也强于邻国日本。VIP+N的技术模式,对于水稻镉污染治理,相对成熟有效。但在农田广泛实施,大的实验样本显示,效果如何还要取决于“责任主体”农民的能力和积极性。

撰文:马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