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科研动态

酒精破坏基因—加速生物衰老的助推器

阅读次数:905 作者: 张医浩 发布时间:2022-08-08
[字体:  ]

酒精破坏基因—加速生物衰老的助推器

 

        我们都知道过量饮酒会对人体的神经、肝脏、胃肠道、心血管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但到目前为止,还不太确定酒精是否会加速衰老过程。一直以来,生物衰老缺乏可靠的方法来测量。从以往的一些观察性研究来看,酒精是否是造成任何后果的真正原因还尚不清楚。牛津人口健康中心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项新的基于基因的分析结果,该分析表明,酒精通过破坏端粒中的DNA,直接加速了衰老。研究结果于7月26日发表在《Molecular Psychiatry》杂志上。

        端粒是一种重复的DNA序列,位于染色体末端,保护染色体不受损伤。因为细胞每次复制都会损失50-100个DNA碱基,端粒长度被认为是生物衰老的一个指标。一旦端粒变得太短,细胞便不能再分裂,甚至可能死亡。先前的研究已经将较短的端粒长度与几种衰老相关的疾病联系起来,包括阿尔茨海默病、癌症和冠状动脉疾病。在这项分析中,研究人员调查了英国生物银行超过24.5万名参与者的酒精摄入量和端粒长度之间的关系。他们使用了一种叫做孟德尔随机化(MR)的基因方法——近年来主要应用于流行病学病因推断上的一种数据分析方式,这是MR首次被用于研究酒精对衰老的影响。这种方法使用“遗传代理(genetic proxies)”来预测每个参与者的暴露水平。在MR分析中,基因预测酒精消费量与端粒长度有关。与每周10个单位(1单位约十毫升纯酒精)的酒精摄入相比,摄入酒精每周32个单位,端粒缩短程度与自然衰老三年缩短的程度相似。MR分析还发现了基因预测的饮酒障碍和端粒长度之间的显著关联,饮酒障碍导致的端粒缩短相当于大约3年的衰老。为了补充MR分析,他们还进行了一项观察性评估,这项评估以参与者在招募时报告的每周酒精摄入量为基础。在观察性分析中,高酒精摄入量与较短的端粒长度之间存在显著关联。与每周饮酒少于6个单位(约两大杯250毫升的葡萄酒)相比,每周饮酒超过29个单位(约10杯250毫升的葡萄酒,酒精含量14%),端粒缩短的程度相当于1到2年人体自然衰老的变化。

        研究团队称,酒精影响端粒长度的潜在生物机制是氧化应激和炎症的增加。在体内分解乙醇的过程既会产生破坏DNA的活性氧物质,也会降低抗氧化化合物的水平。而先前已有研究表明,端粒的氧化损伤会破坏DNA复制,诱导了导致衰老的应激信号通路。虽然这些结果并不能最终证明酒精直接影响端粒长度,但研究中的两个发现能够补充支持这一观点:1. 这种影响只在当前饮酒者中发现,而在之前或从未饮酒者中没有发现;2. 在MR分析中影响最大的遗传变异是AD1HB——一个酒精代谢基因。

 

参考文献:Topiwala A, Taschler B, Ebmeier KP, et al.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telomere length: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clarifies alcohol's effects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2 Jul 26]. Mol Psychiatry. 2022;10.1038/s41380-022-01690-9. doi:10.1038/s41380-022-01690-9

 

撰写人:陈晓希/熊永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