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科研成果 / 科技成果

2014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几种环境化学物的男(雄)性生殖毒性和内分泌干扰效应

阅读次数:2013 作者: 王华 发布时间:2018-03-24
[字体:  ]

1. 项目名称:几种环境化学物的男(雄)性生殖毒性和内分泌干扰效应

2. 奖励等级:2014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3. 主要完成人:徐德祥、姬艳丽、王华、孟秀红、张立

摘要

    人类精子质量持续下降是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暴露是引起人类精子质量持续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去类似的研究更多地关注成年期暴露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男(雄)性生殖的损害效应。本课题在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连续资助下,深入研究了发育不同阶段(出生前、哺乳期、青春期和成年期)暴露几种代表性环境化学物(镉、铅、氰戊菊酯、氯氰菊酯、双酚A和丙烯腈)引起的男(雄)性生殖毒性和内分泌干扰效应。本课题得出如下新发现:

①发育不同阶段暴露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雄性生殖发育毒作用性质和强度有明显差异。孕期母体暴露镉和氰戊菊酯引起雄性生殖发育的持久损害并影响后代生殖生育;哺乳期母体暴露镉、铅、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对雄性生殖发育的损害程度取决于乳汁中该化学物的含量;青春期暴露镉、双酚A和氰戊菊酯既可干扰睾丸间质细胞甾体激素合成,也可直接引起睾丸生殖细胞凋亡。

②不同类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诱发睾丸生殖细胞凋亡的作用机理不同。镉通过内质网应激与线粒体通路的交互作用诱发睾丸生殖细胞凋亡;氰戊菊酯通过死亡受体通路诱发睾丸生殖细胞凋亡;双酚A通过死亡受体通路和线粒体通路共同作用诱发睾丸生殖细胞凋亡。

③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的环境化学物(镉、铅和丙烯腈)不仅影响人类精子质量(数量和活力),这些化学物暴露与人类精子遗传物质损伤(精子DNA氧化损伤、精子DNA单链断裂和精子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畸变)也存在明显关联。

④青春期暴露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不仅干扰外周生殖腺甾体激素合成和代谢,对大脑皮层和海马雄激素和雌激素受体信号也能产生明显干扰效应,且这种干扰效应存在明显性别差异。脑发育关键期暴露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皮层和海马雄激素和雌激素受体信号的干扰作用与脑发育和神经行为发育受损有关联。这些研究发现对更全面和深入认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诱发男(雄)性生殖毒性和内分泌干扰效应有重要意义。

课题发表SCI论文19篇,累计引用357篇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